六、公權力的防範措施
台北市各項公共政策近年常遭受批評,但本事件發生第一時間,台北市宣布要提高「見警率」,實在是一非常正確,深獲我心的政策,這項政策並不是作秀,除了安定民心外,可說是最直接有力的防範措施。像鄭捷這一類的無差別連續殺人,若有印象有警察在車廂巡行,基本上是不會選擇捷運犯案,先不說是否會被警察制服,光是和警察對峙,便浪費他不少殺人時間,所以只要提高「見警率」,便能產生極大的防範效果。當然新聞曾出現持衝鋒槍警是沒有必要的,此方式有點判斷失衡,巡警只要配槍持警棍即可,若是兩警同行,連配槍都可省略,帶警棍即可,所以若人員不足,以義警、輔警、替代役、警校學生等取代也可。
因為捷運基本上並不是一個適合犯案的地方,眾目睽睽之下犯案,必有面對指證攔阻的壓力,所以民眾其實不必太恐慌,鄭捷當然是極端的例子,若要防止這類極端的例子,除了捷運,台鐵區間車也是類似空間需小心。若是木柵線的封閉車廂反而危險性較小,因為無法逃至其他車廂,歹徒需防止乘客狗急跳牆,豁出性命一擁而上。而台鐵自強號和高鐵車廂的通道狹窄,一個推車便可擋住歹徒去路,也不是適合作案地方。總的來講,若適當增加一些防範措施,民眾就是可以如常繼續放心睡覺玩手機。
七、結語
一般殺人不會選擇大眾運輸系統,且若是為了金錢仇恨感情甚或一時激憤等因素,殺一兩人便會停手不會濫殺無辜,與這種兇手對峙,趁對方殺意減弱或面對眾人露出膽怯遲疑狀態時,合力加以制伏的機會很大,但面對無差別隨機殺人的極端情形,民眾就是跑,盡量撐過捷運行駛時間,除了本能抵擋反抗,有雨傘者可以試著以雨傘打落兇手刀子或刺對方喉嚨,有防身噴霧器可使用降低兇手行動力。
政府提高「見警率」,便可降低歹徒選擇大眾運輸系統作為犯案地點的動機。經歷北捷攻擊事件後,雖說警察在面對持刀歹徒時,膽識及動力比一般人高,但培訓及在職期間仍應多做模擬訓練,警察何時用槍,何時用武器警棍,何時空手壓制,如何施展等都是學問,必須多提升專業訓練。
一般民眾尤其年輕男子,建議有興趣者可找傳統武術界優秀的老師,接受數月的武術訓練,培養膽識及反應,就算一輩子用不到武術,也可鍛鍊體能及體驗武術技擊的魅力,不過若只上幾個小時或一、二十個小時的防身術課程,要培養膽識及現場施展的能力是很困難的。
若有政府部門或企業界願意提供資金或預算,本人很希望有機會研發可放置在捷運車廂上的防身器具供一般民眾使用(已有大致雛形),此器具會考慮使用的方便性,一般民眾使用的能力,拖延歹徒的效果,以及避免民眾持為凶器等綜合的考量。若捷運局願意編列預算,也希望能讓站務人員,接受模擬教育訓練課程,遇到案件時可盡量拖延時間至警察到場為止。希望在各方的努力下,不要再有下一次的悲劇發生。
註:本人武術功力低微,因對慘案感到悲痛,故在此以所學提供民眾正確防身觀念。內容錯誤不足之處,也請武術界的好手及老師們不吝指正。
作者簡介
姓名:王鴻輝
現職:新北市公立高中專任教師
經歷:曾任台大國術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