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王家衛接受訪問,提了14點說明,看了則是對其武術認知更加充滿質疑。
與梁文一樣,無法一一指出,略舉幾點,王家衛接受訪問談八卦掌「詠春拳基本上是直線的,隻有眼前路。最主要的是面對面,他認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章子怡的八卦掌,認為兩點之間最短但不一定是最快。她會繞圈,走到你背後。這也代表了兩種人生態度,一種人眼睛永遠望著前面,章子怡是永遠看後面,到最後她寧願留下,因為她一生都在回頭。」從武學的角度,實在不理解王家衛在說什麼?什麼叫兩點之間最短但不一定最快?八卦掌繞圈切入對方側邊使對方背勢即可攻擊,真要走到別人背後要花多少時間?至於因此一個代表看前面,一個代表看後面的人生態度,這種延伸則是錯誤想像,八卦掌繞圈往前走及走到別人背後,不都是在盯著對方看的,跟永遠看後面,一生都在回頭文意完全合不起來。
導演編劇的一知半解,因此在電影中設計了一堆仿似網路文青的對白。這就像拍一部游泳選手的電影,看到選手游蛙式,便說「人生就是要手腳並用。」,游自由式便說:「人生就是要自由自在。」游仰式便說:「人生要換個向上的角度看。」游蝶式便說:「人生就是起起伏伏。」這樣的對白觀眾買不買單呢?整體影片若無深度厚度要如何支撐這樣的對白。王建民在洋基投19勝,你請他發表他對投球內容的看法,我想怎麼講隨便一句都會讓人覺得寓意深長,發人省思。
所以宮二勸葉問要看身後身的對白,究竟是從什麼角度?人生、金錢、感情、武術?還是因為我八卦掌會繞圈,所以想當然爾來一句身後身的人生哲學呢?
至於王家衛稱探訪的門派都很信任他,不會向他抗議,因為葉問是主角必須打贏各門派,其實電影誰打贏誰,講個道理出來即可,華人電影打了幾十年,日本的空手道不曉得被我們打掛幾百遍,也沒有空手道的人出來抗議,一來是電影效果,二來傳統武術打贏空手道似乎可講出一番道理,可惜電影中並沒有表現出來,為什麼詠春拳可以打贏形意拳、八卦掌,似乎只因為他是主角,而這種神格化主角的設計又造成劇情本身的矛盾,既然詠春打遍天下,只有在對宮二時或有情愫干擾因素一招落敗,那葉問又何必要去學宮家六十四手,連宮老先生都是你的手下敗將耶。
13、以武學觀察,提供金馬獎專業評審一些看法。
最佳男女主角:章子怡的確演出有特別魅力,但如前所述,比較像是演冰天雪地裡的一代女殺手或一代女特務,武打戲也扣分,評審若考量非戰之罪,或許可以給予獎項。梁朝偉的武打戲則是扣分太多,文藝戲或許演來細膩精湛,但畢竟未把葉問一代宗師的輪廓給定位清楚,這部分也許導演編劇也不清楚,但至少章子怡有明確演法,梁朝偉在片中則模糊。
最佳武術指導:香港武術指導在過去的電影中,呈現出很好的娛樂效果,80年代的成龍的逗趣打鬥,90年代的黃飛鴻系列,都是佳作,黃飛鴻式的目不暇給打法後來一窩蜂打爛了,到了李安的「臥虎藏龍」,在兼顧觀眾跟得上的速度感又能清晰展現武打動作,開創另一武打新局,可惜後繼無人,仿作如中國「英雄」等片都失敗,香港武打無新意沈寂多年,李連杰再次挑戰武打的「霍元甲」仍無突破,一直到甄子丹主演的葉問一、二,動作快速兼有內斂淡定的氣質,才又展現新頁。
此片的武術指導袁和平,同時也是過去臥虎藏龍的武術指導,就開創武打新意而言,自有其相當水準和能力,但影片最後風格決定在導演,所以李安要求的風格產生了「臥虎藏龍」,王家衛的要求則產生「一代宗師」,梁朝偉一開始打群架和張震打群架,風格像「駭客任務」,章子怡和梁朝偉對打像「臥虎藏龍」裡的客棧武打,梁朝偉最後在室內跟眾人對打,則像90年代以來香港武打慣用手法,整部片武打充滿過去影子,並未產生令人眼睛一亮的新面貌,期待落空。
最佳導演:王家衛無法駕馭武術題材,華麗糜爛,自成一格的藝術手法不是問題,其若真是藝術走向,細細多咀嚼幾遍也可體會,偏偏他用了大量商業手法,看得懂的劇情部分,例如金樓宮老嗆聲,徒弟出手,葉問代表出面,宮老逐徒弟,徒弟叛國,宮老拿徒弟反被打死,宮二為父報仇堵人對決,對方落敗悔悟……都沒有什麼轉折層次,與印象中理所當然的武俠小說橋段差不多。看不懂的部分,則往往是因為不明切割,找不到線索,例如葉問一開始打一群人的身份究竟為何?這也導致一線天與他人沒有連結,戲份變得可有可無。加上缺乏深度厚度的文青對白,以及最關鍵的多場武打戲未能呈現新風貌,在宣傳強調的高規格製作,不免對導演感到失望,若導演放棄武術這一塊,改拍「一代名角」或「一代特務」也許味道就對了。
最佳影片:也是結語,無庸質疑,這是一部失敗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