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長期關注武術與電影,與武術(或武打、功夫、武俠)有關的電影,中國、香港、台灣過去數十年,以香港為製作大宗,而香港只以其認定的武術娛樂效果在電影中呈現,甚少在影片中談到真實的武學原理與意境,因自己非電影業界人士,長期下來雖有關注,但也未針對這種情形發表評論,直到2013年王家衛拍攝的「一代宗師」,其號稱要拍出不同以往的武術與武林,本人看了預告,覺得又是一部不懂武術的電影創作者的錯誤想像,本來不想理會,但一些似是而非的影評,加上王家衛導演聲稱一般人看不懂無所謂,電影是要拍給武術家看的,因此忍不住跑到電影院,看了兩個小時,在座位上就暗自罵了兩個小時,內心不斷OS「不對。」「不是這樣的。」,有人覺得他應該把四個小時版本剪出來,我衷心希望不要,罵兩個小時已經很累,何況要罵四個小時。
一部號稱籌畫十年,拍攝三年,耗費成本數億元,由國際知名大導遍訪上百個門派,邀請著名編劇,演員章子怡,梁朝偉,張震皆為一時之選,更史無前例要求演員梁朝偉練三年詠春拳,張震練習三年八極拳,如此高規格,拍出來卻是一部令人看了錯亂不知所云不及格的電影,有人以導演的藝術手法做辯解,但其實與其敘事風格較為無關,最主要在於導演與編劇不瞭解武術,其動作設計,以及延伸的劇情架構,武學意境,人物性格,人生哲學皆大大有問題,許多人看不懂這部電影或覺得難看,但又擔心也許是自己藝術水準不夠,無法領略導演的奧妙,此文可以幫許多人釐清,不是觀眾水準不夠,而是這部影片的問題。
另外則因2013華語電影獎項重鎮「金馬獎」「一代宗師」入圍11項,對於燈光美術服裝獎項若得獎,我沒有特別看法,對於其未入圍劇本獎,則對評審頗覺「英雄所見略同」,但對於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武術指導、最佳男女主角這幾項入圍若得獎則相當不認同,尤其前面三項,願意提供一些業界以外的看法,供電影評審專業人士斟酌參考。
一、「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影評讚譽有佳的電影中名句,其實是一大敗筆:
在撰寫此文時,我迅速回想幾部台灣過去跟運動技擊相關的電影,「聽說」裡的聽障奧運選手,「翻滾吧!阿信」裡的體操國手,「志氣」裡面的世界拔河比賽冠軍高中女生,這些人可以做到「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嗎?其實是很困難的,這幾個題材勉強做到「見自己」的層次,已是很不錯的發揮,「一代宗師」導演卻一下子把層級拉的極高,最後果然失敗。
以男主角梁朝偉飾演的「葉問」的「見自己」層次,轉折很模糊,女主角章子怡飾演的宮二,勉強可說是報了殺父之仇(商業老梗)有所體悟,但處理的也不好,配角馬三硬塞給他一個弒師叛國的反派形象,卻又因為和宮二在月台對決被擊至撞火車重傷突然醒悟,很突兀的「見自己」過程。
影片的每個人物,在「見自己」層次都已處理得很勉強,「見眾生」及「見天地」層次則幾乎看不到,電影中的這句台詞以及其他類似台詞看似頗有意境,其實是像近年流行的網路文青,部落格和臉書上常有的短句「人生就是….」,看似別有見解,但其實缺乏深度和厚度,無法支撐真實世界。
2「寧一思進,莫一思停」看似有哲理,在武學中偏偏是一個評價不高的拳諺。
「寧一思進,莫一思停」根據梁饋撰寫影評,為形意拳書中的拳諺,這點暫不考證,梁饋所寫專捧「一代宗師」的長篇影評,通篇錯誤甚多,後面會再分析。
拳諺千百條,導演編劇幾乎不用,卻挑了這一句,無非是要襯托宮二的仗藝躁進性格,但以此達到戲劇功能為限,若擴張成武學意境或人生哲學,則又是另一錯誤。
「寧一思進,莫一思停」並不高明,那應當如何?武術充滿風險,當然是「當進則進,當退則退」考量。
「寧一思進,莫一思停」的解釋可能為:第一,技擊過程情況危險時,心思不可慌亂空白,必須沈著找出對策。一般稍有訓練的運動技擊者,不會犯此錯誤。第二則是要選擇發動攻擊或不發動攻擊勝算不明時,就選擇發動攻擊。第三則是對招中主攻擊或主防守的考量。電影似乎採第二種解釋,但拳諺這麼多,為何只用到一條就用到不是很高明的?這能標榜出什麼意境呢?
武術過招必須審酌情勢,2013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華隊對韓國一路領先至第八局,結果郭泓志一上場投沒幾球被韓國轟出全壘打逆轉,就以這個簡單大家能理解的例子說明「寧一思進,莫一思停」的層次。若真要奉為圭臬,那棒球場上就沒有保送了。
3武林不是幫派,導演把武林氣氛拍的很像幫派爭鬥。
我在電影院看「一代宗師」時,從頭開始就一直覺得不對勁,看了約1/3就找到那種不順的原因,導演的節奏色調拍的很像幫派,若把其中的武林門派替代成幫派,則劇情可看成一個北方的幫派到南方金樓搶地盤嗆聲,各幫派火力不強,結果游離於各幫派的殺手級人物出面化解危機。幫派的二號人物把大哥殺了,大哥的女兒在眾人反對之下,殺了二號人物為父報仇,幫派內鬥後從此一蹶不振。
有人可能認為黑道幫派和武術門派都是一樣的,都是要殺人傷人防衛自己,部分幫派如青幫洪門似亦與武術有關連,但幫派終究不是武林,動機目的活動內容都有差別,一個武術高手、大師、宗師,都經歷過尋藝、習藝、現藝、傳藝等階段,這些階段之艱難與豐富,常令後輩仰之彌高,終生崇敬。幫派則僅強調為利益用武器兇殺。
4既講宗師,演員卻都演不出宗師風範。
習武之人雖多看似比較沈穩內斂,但不必然就代表其性格必定內向外向,開放保守,只能有一種固定形象,只是因大師經歷過尋藝、習藝、現藝、傳藝等艱難階段,其風範應有特別方式演出層次,展現出特別的自信與氣度。
宮二:章子怡演出一種冷冽的感覺,比其甄子丹飾演的葉問對打時的無表情,更多了許多寒氣,有特殊的戲劇魅力,但可惜的是受到導演和編劇的拖累,氣質無法與武術宗師契合,比較像是女殺手,女幫派首領,女名角等別種深沈角色。加以武術動作設計,不但呈現不出八卦掌的內涵,身手也明顯比起之前的「臥虎藏龍」來得退步,動作戲是一大缺陷。
葉問:梁朝偉在其中的文藝愛情部分,演來依然絲絲入扣,但仍然是受到導演和編劇拖累,究竟要呈現什麼樣的葉問宗師形象?從梁朝偉的演出其實是得不到鮮明輪廓,至於武打戲的缺陷,比章子怡嚴重多的多,每場武打戲幾乎都是敗筆,若以此題材得獎爭議性頗大。
宮老先生:此人物的設計和演出都是失敗且多矛盾。武學上宮老先生真正動手只有跟馬三胡亂廝殺了幾手,其他有關他的宗師地位都是靠他自吹自擂,缺乏說服力。性格描寫則頗多矛盾,自己在北方合併形意拳門派,囂張地跑到南方來要北拳南傳,在別人地盤主張「大是大非」,徒弟一出手就打掛別門派,又轉而告誡徒弟要謙讓。跟徒弟嗆聲要廢他武功時,完全沒有戰略考量,一出手就被打死,要凹成用生命感化徒弟也太牽強,這位老先生的演出連「見自己」的層次都很困難。
一線天:張震飾演。整個人物拿掉對劇情沒有影響,可有可無的雞肋,宗師氣度或許改拍另外一部電影才能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