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實在是.....明明事情一件接一件忙到頭昏腦脹,我既然還是忍不住花了一小時寶貴時間寫我現在本來沒空寫的文章. 
[第三點 宮二說:「我從小聽到的是我父親捏碎別人骨頭的聲音……」是嗎?]
來談一段完全在電影中沒有動作畫面的所謂武學意境。
宮二說一段話,大意是我從小看父親跟別人過招,聽到的都是對方骨頭碎掉的聲音……我在看時,大概想了一下導演編劇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的對白,可能是為了突顯高手的真材實料,也說明八卦掌或傳統武術絕非花拳繡腿具有殺傷力,一出手就能斷人骨頭,另一方面也顯現宮二的歷練,是見過真正場面的,從這種環境中培養出狠勁與膽識,絕非普通弱女子,也呼應她接下來所說,父親說她長大必定是個人物云云。
香港過去電影對於何為「武道」本來就興趣缺缺,而到了這部電影,導演為了凸顯宗師的霸氣與功力,還是只能很表相地設計出這樣的對白。
⋯⋯ 對於一般讀者跟所謂的影評,大多數是不懂何謂武術和武學意境的,但我還是忍不住問,你們在看這對白時,真的都沒有覺得怪怪的?
一個長相清秀,身形纖細的女性,用理所當然的平常方式,敘述父親如何和人過招斷人骨頭,有過斷骨經驗或身邊人有過經驗者,都知道斷骨劇痛真的會讓人痛到哀嚎,而他的父親是一代宗師,門徒眾多,帶著使命力促北拳南傳,還會訓誡門下高徒馬三不可躁進名利。
這樣的高手,一過招就把人骨頭弄斷,大家真的不會有疑問嗎?
『有必要這麼殘忍嗎?』
電影看不出宮二是當場看還是躲起來看,但這樣的武術教育方式真的好嗎?
從功力程度來說,如果是高手找宮老先生過招,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有必要把人斷骨嗎?至於高手間如何過招?我的武術經歷雖有限,但光聽過一些例子就已神往,導演可以請教各門派高手或他們老師輩的過招方式。
如果是低手,不是應更能展現八卦掌的神妙,不用斷骨,就能顯現出自己功力。
從對方來意來說,如果是善意武學請教切磋,把人斷骨則太過。如果是惡意挑釁,挾怨故意要傷人,那可能逼得宮老先生不下重手不行。
問題是劇情塑造宮老先生並不是這種到處樹敵的人,他還訓誡門徒不懂收斂的哲學。
所以這段對白是否又是文人想像,把高手出手意境胡亂想像,模模糊糊,亂七八糟,既不真實,也不具啟發性,意境膚淺。
楊式太極拳楊露禪世稱楊無敵,其人「聞有藝高者,輒拜訪與之較量......但未嘗傷人」
楊露禪傳三子,第三子楊健侯又傳子,長子楊少侯「功屬上乘,拳架小而剛,動作快而沈,處處求緊湊,其教人亦然,因好出手即攻,學者多不能受,故從學甚少。」楊健侯二子早么,楊健侯三子楊澄甫「其教人多屬大架子......適與乃兄相反,因性情和順,從業者眾,譽遍南北」

楊少侯出手即攻,但被發勁的弟子會覺得,你當我師父功夫比我好,你動輒發勁究竟是炫耀還是教導,讓你弟子吃痛很得意嗎?要學拳又不是只有你會教,性情和順的楊澄甫則廣受歡迎。
自己門下教弟子尚且如此,那些和宮老先生過招被斷骨的人,難道每個就心悅誠服,眼界大開,深深感激高手讓他知道八卦掌的奧妙?還是心裡暗罵呢?
要斷骨,以拳腳直擊尚且需要很大的撞擊力,何況要用掌,但電影中卻看不到近乎老先生功力直傳的宮二馬三,使出斷骨掌法,不用拳腳以絞法斷骨也可說得過去,但仍然看不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騎騎單車  的頭像
    騎騎單車

    「騎騎單車--環島旅行」漫畫(ChiChi bicycle--a tour around the island)

    騎騎單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